專欄
14.Apr.美團創始人王興的一句話:「原地打轉」和「螺旋上升」只有那一點點細微卻重要的差別,而且常常是當局者迷,只有旁觀者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才比較容易看清。、人也是一樣,總是拒絕學習,拒絕新事物的人,他的思維模式是「封閉思維」,總是本能地否定新事物,永遠都沒機會看到認知圈層以外的東西,永遠看不到別人正確的一面,只會盲目的認為自己天下無敵。而「開放思維」的人,能不斷接受新事物、新觀點,對一切新事物都保持好奇心,能動地解決問題,看到自己眼界之外的東西,讓思維結構不斷更新,走出舒適區。 雷軍的一段經歷,完美詮釋了開放思維。2009年12月16日晚上,北京燕山酒店對面的酒廊咖啡館里,雷軍喊朋友來喝酒,畢勝、黎萬強、李學凌等金山舊部和朋友都在。當晚,雷軍在傷感、挫敗和矛盾的情緒中度過,一邊唏噓不已,一邊一瓶接著一瓶地灌啤酒,越喝越多。11點半,雷軍才開口說:今天是我40歲生日。畢勝回憶,當時的談話基調是反思:「(雷軍)講他的勞模人生,是不是錯了?反思自己這么多年的職業生涯,從領導哲學,到做事哲學上是不是有錯。」要知道在兩年前,雷軍就已經帶領金山上了市,38歲就退休,功成名就,財富自由。這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成績,但那時候的雷軍異常痛苦。因為雷軍對自己的人生期待,不是小成,而是大成。他認為金山的事業,顯然算不上驚天動地,更不能支撐他的夢想和野心。大成不了,就很痛苦。所以他花了很長...
發布時間:
2020
-
04
-
14
瀏覽次數:20
14.Apr.你,失敗過嗎?你覺得失敗可恥,可怕嗎?不要脫口而出“不可怕!”因為那只意味著你沒有遭遇過重大的失敗。真正的失敗,有時候就是殘酷的、恐怖的、讓人望而卻步的。 那些失敗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呢?微信沒做出來之前,張小龍最大的對手是劉成敏。當時微信概念有三個團隊在做。其中一個是張小龍團隊,另兩個是無線事業部的手機QQ團隊和Q信團隊,由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負責。張小龍大家耳熟能詳,當時的他直接把QQ郵箱送上全國第一的寶座。但劉成敏也不差,華為出身,因為業績出色,被騰訊挖過來,曾經因為SP業務的拓展,為騰訊立過大功,在騰訊內部,他被視為騰訊上市的最大功臣之一。可在與張小龍的內部競爭中,劉成敏失敗了。此后,劉成敏的日子就很不好過。由于公司資源大力投向微信,劉成敏負責的部門漸漸式微,在關于騰訊移動互聯網架構和布局上已漸失話語權。兩年以后,劉成敏黯然離職。微信在2010年11月20日這一天正式啟動。當天,一個六七人的微信產品小組正式組建。從此,微信開始了急遽地生長。張小龍他對產品的超強控制力和完美欲確保了微信在正確的方向上高速前進。張小龍對微信細節的苛求令他手下工程師們恐懼。一次,張小龍問一個同事,微信3.1與3.0的會話列表有什么修改?對方說沒看出來,張答:會話列表每一行高度少了兩個像素。張小龍擁有廣州研發部一間獨立辦公室,這間辦公室在10層辦公樓最里面的一個角落,...
發布時間:
2020
-
04
-
14
瀏覽次數:7
13.Apr.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但愛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對子女之愛,人人都有,但我們愛的能力有多大,你能把多少人裝進自己的心,要從心出發。作為企業家,一定要找到承載大愛的方式、路徑、以及實現方法。馬云曾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為有這么大的“為什么”,所以馬云還有另一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都會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后天的太陽”。 為什么?愛不夠,動力就不夠,動力不夠,創造力就不夠,創造力不夠,在各種誘惑壓力挑戰面前就扛不過去。例曾有一個記者曾經采訪馬云,問他那么苦那么難怎么堅持下來的?馬云說我沒覺得有多苦多難啊,我知道明天、知道未來是什么東西在等著我,所以我每天都以最美好的狀態迎接每一天。但我特別難以理解和承受你們這種狀態,天天過得都一樣,后面還要過幾十年,這怎么熬啊?所有偉大的公司追求的都是如何通過自己公司、自己團隊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以,商業本質的最深層是愛,是愛的交換。企業家的責任是要找到承載愛、傳播愛、釋放愛的最強大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你的業務邏輯、產品形態、商業模式,以及戰無不勝攻堅克難的團隊。企業家表達愛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自己最渴望、最擅長,同時又是社會、市場、消費者最需要的那個對接點,這就是企業和整個團隊的金礦,你要把它深挖下去。如果不能接近本質,就應了“有的人活著,但他實際上已經死了”這句話,雖生猶死。
發布時間:
2020
-
04
-
13
瀏覽次數:13
11.Apr.曾經有一個記者問拳王阿里:你每天做多少個仰臥起坐?阿里回答道:我從來不數自己做了多少個仰臥起坐,我會一直做到肌肉痛到實在無法堅持,這才是關鍵。其實在職場上也一樣,在很多艱難時刻你都會面臨兩種選擇:要么是含著眼淚硬扛下去,要么是讓困難、痛苦把你打倒在地。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一旦你開始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有困難就逃跑將會成為你的本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壞情緒會不斷的削弱你內心的力量,一個成年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后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如果讓情緒控制了你的大腦,那你就可能會喪失了清醒的思考力、判斷力、意志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也證明,容易情緒失控的人很多都有脾氣暴躁、攻擊性強、過度自負等一系列問題。盡管情緒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有效的控制情緒。例如你可以在每次自己要發脾氣之前問自己:我的怒氣從何而來?我為什么要發脾氣?發脾氣有什么意義?堅持久了,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堅毅測試」發現,真正考驗你的內心力量大小的是在所有人都不支持你、反對你的時候,你是不是還能始終如一。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并不是喜歡沒有人支持、沒有人陪伴,他們只是決不放棄,證明給別人看自己是對的,然后就會有人支持你了。你準備好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了嗎?
發布時間:
2020
-
04
-
11
瀏覽次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