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盡(花名),本是阿里巴巴一個普通的程序員,因為給阿里巴巴寫了一份技術規范,一度上了知乎熱搜。
你可能覺得,寫了一份技術規范,這樣的事兒有什么可說的?
其實,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為了做成這件事,孤盡整整花了2年多的時間,克服了很多困難才得以完成。
2016 年,有一次,孤盡去參加一個跨部門會議,開著開著,雙方忽然掐起來了。起因是兩個團隊使用的代碼規范不一樣,但都想讓別人采用自己的,最后誰都說服不了誰。
孤盡說,單兵作戰還好,遇到團體作戰的時候,難免會因為要統一“出拳”的步調,犧牲掉一些效率。
想到這,孤盡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如果有一個統一的規范,讓大家達成共識,效率會不會更高?
他馬上把這個瘋狂的想法告訴了身邊的小伙伴,但得到的反饋讓他有點失望:大家都知道那樣會讓效率更高,但是要做成這件事并不容易,所以并不看好這件事。還有人對他說,寫這個規范又不是你的 KPI……
遭遇了打擊,但孤盡不肯輕易放棄,他對自己說:對于別人來說,也許是很難,但我不是別人啊。
于是他一個人默默堅持著這件事。
2016 年 3 月,孤盡在阿里技術同學華山論劍處上發表了第一版《阿里巴巴集團 JAVA 技術規范》。
第一版發出去以后,有人為孤盡點贊,但質疑聲也很多。還有人覺得他膽子太大了。用孤盡的話來說,這事發生以后,自己不僅被技術圈內的同行嘲笑,還被阿里內部的技術同事嘲笑。
為此,他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去游說,失敗了一次,就試第二次。
面對這些群嘲,他告訴自己,有批評,證明有關注,有關注,就有希望。失敗了 99 次,那也還要再試一次,沒別的,湊個整數唄。
后來,這份努力被阿里技術大牛多隆看到,多隆給孤盡的這份規范做了推薦以后,又被一個技術大牛看到,引發了業內的討論。
直到 2018 年年初,代碼規范終于實現了,孤盡又做了一件事:鼓勵同事們把寫好的代碼曬出來,讓大家看看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做得好的學習,不好的避免再次掉坑里。
馬云看到以后回貼說:“感謝大家的智慧和努力,更感謝大家的分享和敬業精神。我可以驕傲的說,我可以一輩子不用懂代碼,因為我有你們!!!”
在我們的人生中,一定會有不止一個人告訴你:
“這事太難了,別干了。”
“你要知道天高地厚,要有自知之明。”
“你是改變不了什么的,你只能改變自己……”
但是孤盡卻告訴我們,有的時候,請保留一些“不管天高地厚”吧。敢不切實際地妄想,才敢不顧一切地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