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爾·蓋茨(Bill Gates)第一次見到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時,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蓋茨和巴菲特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專注(Focus)”。
當我告訴人們,沃倫·巴菲特遵循5小時規則,把80%的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時,他們的反應都是可以預見的:“他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是沃倫·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遠達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樣。”
雖然這種反應可能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但肯定不會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因為事實是:巴菲特從小學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擁有更多的錢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給你更多的空閑時間。
空閑的時間,從來不是默默出現的。除非退休,否則人們不會有大量的空閑時間。相反,空閑時間是一種策略的結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時間的結果。
巴菲特從它的日程表上劃掉了幾乎所有CEO必須完成的任務:
他從不與分析師交談(據巴菲特估計,一個典型的CEO有20%的時間會花在與華爾街分析師的交談上)。
他很少接受媒體采訪。
他不參加行業活動。
他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住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一個紐約市外的地方。
他幾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
首先,巴菲特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他的前25個目標。現在,你就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接下來,他讓他選出前5個。到目前為止,沒什么特別的。
最后,他讓弗林特把那20個他沒有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
“如果你無法想象自己能夠與某個人共事一生,那么一天也不要與他們共事。”
——硅谷天使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
與巴菲特嚴格審查自己工作活動的方式類似,他也對與自己合作的人進行嚴格的審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首席執行官們合作,這些首席執行官們能取得成果,他認為自己可以和他們一起工作幾十年。
因此,在收購一家公司之前,他極少進行談判和盡職調查,也不會對自己收購的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有太多的干涉。此外,他很享受與首席執行官們的談話。
(注意,“信任”這個詞,讓巴菲特放棄收購許多財務狀況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為他不信任這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沃倫·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資。
我記得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很震驚。“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投資者怎么可能只做這么少的交易?”
Housatonic Partners基金的創始合伙人,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The Outsiders)中給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巴菲特相信,集中的投資組合會帶來非凡的回報,優秀的投資標的很少出現。
他多次告訴學生,如果他們在職業生涯開始時拿到一張只能打20孔的卡片,代表他們在投資生涯中可以投資的總數量,他們的投資結果會有所改善。
正如他在1993年的年度報告中總結的那樣,“我們認為,如果讓投資組合更集中的政策能提高投資者對一家企業的思考強度,也提高他在購買該企業之前對其經濟特征的滿意度,那么這種政策很可能會降低風險。”
簡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
“投資的訣竅就是在那里,看著球一個接一個拋過來,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們大喊,“揮棒啊,你這個笨蛋!”,直接忽略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