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迎來了一個“沒有方向的時代”。
一方面,人們找不到前進的明確指針;另一方面,人們又面臨許多過去未曾遇到過的問題:社會趨向于少子高齡化、地球環境不斷惡化等。同時我們看到,人們的價值觀本身也陷入了混亂之中。
“人為什么要工作?”“勞動究竟為了什么?”現在很多人已經喪失了對工作目標和意義的正確認識。
在今天的年輕人中,有一種明顯的傾向在滋長,那就是不喜歡工作,厭惡勞動,而且還盡可能地逃避工作的責任。
還有許多人熱衷于股票買賣,憧憬于“輕輕松松發大財”。很多人創辦風險企業,也只是想通過上市一攫千金,然后年紀輕輕就脫離工作、享受生活。
很多人認為,工作就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
誠然,這種觀點沒有錯。但我們拼命工作,難道僅僅為了吃飯這一個目的嗎?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這是我的觀點。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的僧人經歷長期嚴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卻隱藏著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義正在于此。
?
我曾在電視訪談節目中聽過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師傅的話,很受感動。他說:
樹木里宿著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
這種動人心魄的語言,只有終身努力、埋頭工作的人才說得出來。
他已經70多歲,只有小學畢業,職業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幾十年間只從事這一項工作,又苦又累,不厭其煩。但他還是承受和克服了這種種勞苦,勤奮工作,潛心鉆研。
像這位木工師傅一樣,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一門職業,埋頭苦干,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動我的心弦。
在旁人看來,“那么辛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簡直無法忍受”但如果你迷戀這個工作、熱愛這個工作,那你就能承受,一切都不在話下。
熱戀中的情人,在旁人看來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卻處之泰然。以前我和喜歡的女孩去約會,送她回家的時候,我故意提議提前一站下車,邊走邊聊,慢騰騰走了很長的路才將她送回家。
其實每天工作到很晚,身體應該很疲倦了,但走這么長的路我卻絲毫不累,而且還非常愉快,勁頭十足。
我為什么能在50年這么漫長的時間里,一心一意專注于工作呢?
就是因為付出了努力,我“迷戀”上了自己的工作。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就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迷戀”上了陶瓷研究。我深深地為新型陶瓷的魅力所吸引,并漸漸明白,新型陶瓷中或許隱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美好的前景。
?
“像我這樣的研究,恐怕大學里也不會有吧,或許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鉆研。”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也顯得熠熠生輝起來。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幸運的機會幾乎沒有。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抱有這種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肯拋棄“工作是別人要我做的”這種不恰當的想法,就無法從工作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尋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