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人民共和國搖籃、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之一、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葉坪宣告成立;1934年,中央紅軍從瑞金云石山出發,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時光飛逝,轉眼已過去了80多年,瑞金的那段紅色歲月承載于一處處革命舊址之上,依然熠熠生輝,還有那些可愛的臉龐,也從未被淡忘。
2021年11月1日至3日,葆蒂蘭國際集團“幸福絲帶”愛的踐行走進紅都江西瑞金!瞻仰黨史地標,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新長征,再出發!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
1933年夏,毛澤東在瑞金大柏地填下的這首詞,描繪了大柏地色彩斑斕的雨后景色,同時也表達出建設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都瑞金的美好憧憬。88年后的今天,當我們來到這片紅色的土地,既真切感受到革命老區“今朝更好看”的時代畫卷,又被“當年鏖戰急”的歷史足跡所深深感染。
帶著對紅色蘇維埃中國哪段風云變幻而又波瀾壯闊的歷史憧憬,走訪了瑞金二蘇大舊址,重溫這段偉大歷史。
“二蘇大”,是“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簡稱,于1934年1月21日在瑞景沙洲壩召開。為了開這次大會,蘇維埃政府專門建設了一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這就是現在的“二蘇大會議舊址”。

葉坪革命舊址群包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博生堡、公略亭、中央郵政局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等十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其他六處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筑物。
葉坪村的臨時中央政府廣場上豎立著像炮彈一樣的一座塔,這就是葉坪革命舊址群的標志性建筑物——紅軍烈士紀念塔,是臨時中央政府為紀念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紅軍指戰員而建造,綠草地上嵌著的“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在葉坪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肅立默哀,向革命先烈三鞠躬,重溫入黨誓詞。
在華屋后山,“17棵青松”的故事催人淚下。85年前的一個夜晚,村里17個年輕后生參加紅軍,踏上艱險而偉大的長征征程。出發前,他們栽下17棵松樹,和家人約定“見松如見人”,這是向死而生的勇氣,是為國為民的情懷。如今青松都長成了郁郁蒼蒼的參天大樹,但勇士們卻沒有再回來。人們建起了一座紅軍烈士紀念亭。人們還把這十七棵松樹稱為信念樹。蘇區壯烈故事至今仍俯拾可得,蘇區精神在心頭回蕩。
前往瑞金的著名紅井景區進行參觀學習。紅井是當時中共中央局還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駐地,有中央執行委員會舊址(毛主席舊居)、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中國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中央政府大禮堂),以及中央各部委舊址等。通過參觀學習,領悟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
1933年9月,為解決當地軍民飲水困難,毛主席帶領政府工作人員同當地群眾一道在當時的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沙洲壩開挖了一口水井。這甘甜的“紅井”水養育了一代代沙洲壩人,他們忘不了“紅井”的故事,更忘不了這份情意。
井邊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表達了群眾對毛主席和紅軍的尊敬和懷念,更是提醒后人飲水思源。
新長征,再出發!前往于都縣紅軍長征集結地,來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參觀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在雄偉壯麗的雕像前,感受紅軍戰士英雄氣概,傳承紅軍長征精神。瞻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手牽手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場尋根溯源的紅色之旅,是一次特殊的靈魂洗禮,也是新的砥礪前行之旅。2021葆蒂蘭國際集團“幸福絲帶”愛的踐行走進江西瑞金,學習了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感受到老區人民的無私奉獻,激勵我們發揚長征精神,新長征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