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作為人體免疫系統抵御外來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在抵抗病毒感染和腫瘤的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防御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日,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對近年來針對腦瘤的NK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進行了總結。相比如傳統治療方式,NK細胞療法似乎被認為是一種有前途的、新穎的腦腫瘤治療方式。
大約1/3的原發性腦腫瘤是腦膜瘤。它們通常是良性的,生長緩慢。腦膜瘤從覆蓋大腦和脊髓的組織中生長出來,并對這些區域造成壓力。腦膜瘤在兒童中很罕見,在 60 歲以上的婦女中最常見。
腦膜瘤的癥狀包括:頭痛、手臂或腿力量虛弱、癲癇發作、人格改變和視力問題。
膠質母細胞瘤是惡性腫瘤,它生長速度快,需要更密集的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是4級腫瘤。
膠質母細胞瘤會對大腦造成壓力,它的癥狀包括:惡心嘔吐、頭痛(早上尤為強烈)、身體多個部位(如臂部、腿部或面部)虛弱、平衡困難、記憶力問題和癲癇發作。
星形膠質細胞是大腦的組成部分,其發生異常生長后會發展為星形細胞瘤,范圍從1級到4級不等。
星形細胞瘤的一些早期癥狀包括:頭痛、記憶力喪失、癲癇發作和行為改變。
顱咽管瘤是靠近腦垂體的良性腫瘤,常見于兒童。這種腫瘤會對腦垂體和視神經束(視神經的延伸部分)施加壓力。
顱咽管瘤的癥狀包括:發育遲緩、肥胖、因視神經腫脹引起的視力問題、激素分泌功能紊亂。
垂體瘤在腦垂體中形成,影響激素水平。它在女性中更常見,占所有原發性腦腫瘤的9%~12%。這種腫瘤的生長速度緩慢,但較大的腫瘤會對周圍的大腦區域造成壓力。
其癥狀包括:頭痛、視力問題、行為改變等。另外,垂體瘤會分泌腦垂體激素并引起額外的癥狀。
據數據統計,腦腫瘤占所有癌癥發病率的1.4%。雖然傳統的化療、放療和神經外科手術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腦腫瘤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在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治療,腫瘤常常靠近著我們脆弱的神經結構,這會很大程度上妨礙手術切除,還會導致復發的可能性。而且,化療、放療等全身治療的毒性和長期副作用也十分令人擔憂。
然而,過去十年的臨床前和轉化研究逐漸表明,免疫細胞在腦腫瘤治療中也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NK細胞被認為是介導抗腫瘤反應的主要先天淋巴細胞亞群,有部分研究證明了它們對腦腫瘤也具有療效。
近日,日本奈良醫科大學神經外科系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向患有惡性顱內腫瘤膠質母細胞瘤的小鼠體內注射了高度純化的激活的天然殺手(NK)細胞(GiNKs)后,相比于未注射的小鼠,小鼠的存活時間明顯延長。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也對15名復發的尤因肉瘤(EWS)、橫紋肌肉瘤、骨肉瘤和髓母細胞瘤的患者進行了NK細胞療法治療,通過NK細胞療法與mTOR抑制劑相結合,進行供體NK細胞輸液,結果顯示,在第6個月,疾病控制率達到了72%。
近年來,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突破,燃起了眾多研究學者對治愈癌癥的希望。
NK細胞強大的殺傷力和獨特殺傷機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NK細胞免疫療法已經成為免疫細胞療法領域蓬勃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有望在癌癥治療中發揮作用。
盡管現階段NK細胞免疫治療在實體瘤中的應用還處于研發和臨床試驗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也應該抱有信心,讓我們期待未來的某一天,NK細胞能發揮更大的潛力,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