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聊到癡呆癥,總會把它和阿爾茨海默癥掛鉤,但實際上,阿爾茨海默癥只占了癡呆癥的50%~70%。
還有一種類型的癡呆同樣殘酷,它比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病年齡更低,臨床上甚至有20歲的患者,因此常被人們所忽視,有時候殺傷力比阿爾茲海默癥還大。它就是——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于腦供血阻斷導致的記憶和認知功能下降,也被稱為血管性認知障礙。
血管性癡呆的主要病因是腦出血和腦梗死。由于這兩種疾病正在年輕化,所以由此導致的血管性癡呆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血管性癡呆患病人數目前占癡呆患者總數的15%~20%,國內65歲人群中血管性癡呆患病率約為8.7%,被它成功“偷襲”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數。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是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所以說血管性癡呆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么有距離感,潛藏在暗處的它,有時候更讓人防不勝防。
很多人都會把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混淆,畢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讓人記性變差!
但阿爾茨海默病一般無法確定發病的具體時間,因為它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病概率逐漸上升。而且它在早期極易被忽視,僅表現為記憶力輕度衰退、學習和保存新知識能力降低等。
阿爾茨海默病是持續進行性發展的,后期不僅會造成記憶丟失惡化,還會出現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比如穿衣吃飯都無法完成。
而血管性癡呆往往突然發病,比如卒中之后,所以一般可以確定發病的具體時間。
這類患者通常執行功能障礙表現相對突出,比如制定不了目標、無法做出決定、無法跟別人溝通,也會出現近期記憶力受損,同時還可能伴有走路不穩,突然或者頻繁想上廁所,突然變得冷淡、焦慮等等。
不同于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是有源可尋的,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癡呆癥。具體要怎么做,還是得從根源著手,減少腦血管疾病和血管危險因素的發生。
醫學研究發現,吃得健康均衡,可以降低大腦退化風險,食物當中,像魚肉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堅果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的功效,這些都可以適當多吃。
而規律的運動鍛煉,可以使腦細胞直接受益,增加血液循環量和氧流量,有效預防癡呆癥。
還有就是戒煙戒酒,吸煙會加速血管的老化,在血管中形成斑塊,增加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風險;長時間過量飲酒會造成酒精中毒,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對于血管性癡呆高危人群來說,需要進行定期例行的基礎體檢,增加心腦血管專項和簡易神經心理學篩查,以評估腦部血管病變情況和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早篩查早預防,讓自己時刻心里有個底,別等到癡呆突然來了,打得你和家人措手不及,影響到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