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夸人身體健康時,會說他“身體硬朗”;形容兩人關系好時,會說咱倆“關系硬”;硬漢、硬核、硬氣……也多是用于贊人“很厲害”“很彪悍”“很有骨氣”。
可在有些地方,“硬”卻并非是一件好事。嘴硬惹人嫌,血管硬了則可能要人命。
那么好好的,血管為啥會變硬呢?
血管病,是肆虐中國的“第一殺手”。
根據《國家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人數已高達3.3億, 心血管病的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 40% 以上。
這相當于,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比癌癥和其他疾病都要高。
而要命的心血管病,如腦卒中、冠心病等,或多或少都跟血管硬化有關。
這事其實跟我們熟悉的一種營養物質——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固醇)有關。
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密集的“公路交通網絡”,那就是動靜脈血管。
上面每天都有很多“貨車司機”(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水、脂肪等)在來來回回地“拉貨”:運送氧氣、派送營養和能量包裹、清除代謝廢物等。
在我們剛剛出生時,血管內壁是十分光滑且富有彈性的,就像新建的高速公路一樣,可以讓運貨車加足馬力快速通過,1分鐘便能跑遍全身。
但隨著歲月流逝,血管老化,平整的路面會產生坑洞。
這就給了血管里那些“無家可歸”的游離脂質在此“安營扎寨”的機會,即脂質沉積。
當越來越多的脂肪、膽固醇鉆進血管內壁堆積起來,就會形成“鼓包”結構。
這時免疫系統看不過去了,派白細胞來清理“違章建筑”。
若脂肪沉積的速度過快,白細胞會被“累死”,死去的白細胞尸體和沉積的脂類堆積在一起,形成了更大更硬的斑塊。
當血管上附著了太多脂質,管壁變厚,彈性下降,管腔變窄,這便是血管硬化了。
就像人老了,會慢慢長皺紋、長白頭發一樣,血管硬化也是無法避免的。
腦動脈血管硬化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血液無法正常在大腦各區域正常流通,氧氣的供給跟不上消耗,人會出現明顯的頭暈頭痛,而且發作往往比較突然、劇烈。
腦供血不足還會使人時常處在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白天不管睡多久都會精神萎靡,經常是哈欠不斷、流口水甚至健忘。
冠心病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那你知道冠心病的全稱是什么嗎?
答案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這么一看,知道了吧,冠心病就是典型的血管硬化類疾病。
若你經常出現胸悶、胸痛、氣短、氣喘等情況,尤其是在運動后或情緒激動時,嚴重的甚至有劇烈的心絞痛,且久久不能緩解,那就是要小心了,可能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
如果原來走路幾公里都沒事,現在剛走幾百米腿就疼得厲害,停下來休息會疼痛又緩解了,千萬別以為這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提醒你下肢出現了動脈硬化閉塞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癥狀可能暗示腿部血管出現了問題:
●?經常覺得腿腳冰涼或兩條腿溫度不一樣,冬春季節或夜里情況尤為嚴重;
●?腿部蒼白;
●?下肢喪失感覺,甚至出現腿不能動。
這些情況都是急性下肢缺血的表現,建議及早檢查,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體壞死而截肢。
血管健康,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今天,你多愛血管一些;明天,你就能在身體上少點遭罪。
別等到住院才懊悔,別等到年老才惋惜。照顧好血管,打理好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