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來自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讓女性群體往往無暇顧及身體健康,加上女性獨特的生殖系統構造,使得感染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要遠大于男性。而婦科疾病中危害最大的當屬婦科腫瘤。
婦科腫瘤作為女性健康的最大“殺手”,長久以來對女性的生命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僅年1年就有443萬名女性死于癌癥,婦科腫瘤總占比接近13%。
2023年11月18日,2023葆蒂蘭國際集團會員嘉年華—“鎏光歲月·逆齡新生”健康高峰論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劉海防,依托豐富的專業知識,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生殖系統健康的精彩分享。
2009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現海軍軍醫大學),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在國內率先進行了不同類型CO2氣腹對人體影響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擅長婦科微創手術(腹腔鏡、宮腔鏡、經陰道手術)、宮頸疾病、婦科腫瘤的規范化手術和化療、生殖內分泌疾病與不孕癥、女性慢性盆腔痛、圍產期保健咨詢與妊娠合并癥處理。
作為主要完成人,已結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申請人在研上海市科委基金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SCI收錄和中文核心期刊論著21篇。
女性的衰老從更年期開始加速,進入更年期后,婦科腫瘤的發病率也隨之提高。婦科腫瘤危害最大的有3種,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這3種癌癥不僅會威脅女性的生育情況,甚至剝奪女性作為母親的權利,發展到晚期還有可能導致死亡。
在婦科癌癥中,目前只有宮頸癌病因明確,是由HPV病毒感染導致。但是,依然沒能改變宮頸癌成為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癌癥,并且,每年新增患者的數量仍舊逐年遞增。我國屬于宮頸癌發病率較高的國家,每年有13-15萬新增宮頸癌患者。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子宮內膜癌多發生于絕經期前后及絕經后女性,絕經后患者占比可達70%-75%,平均發病年齡55歲。其中90%的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表現,是陰道異常出血,如已經絕經的女性突然出現陰道出血,這種情況在病情早期就會出現,一般出血量不大。
卵巢癌是指發生在卵巢的惡性腫瘤,分為上皮癌和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其中,以上皮癌較為多見,其次是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女性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總體看,在我國卵巢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女性。卵巢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三的婦科惡性腫瘤,約占女性生殖道腫瘤的23%,并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在我國,每年死于卵巢癌的女性約有2.5萬人,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
更年期是女性防治婦科疾病的關鍵時期,但更年期不是女性專利,男性同樣也會出現更年期,此時由于身體逐漸衰老,男性內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減退,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調節紊亂的癥狀,如情緒低落、精神緊張、易發脾氣、性欲低下、頭暈耳鳴、容易心慌、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食欲不振、皮膚松弛、容易乏力、脫發、腰酸背痛等。
針對男性更年期癥狀,劉海防主任分享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舒緩壓力,提高保健意識,定時體檢,這些女性更年期應對措施,同樣也可以幫助男性平穩度過更年期階段。”
更年期在整個生命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不管是否出現更年期綜合癥的表現,都應該積極進行干預,預防衰老性疾病的發生及器官功能退化,在劉海防主任的精彩講解之下,現場觀眾受益良多。
更年期是生殖系統健康的關鍵時期,也是每個人一生中無法避免的,如何科學抗衰老,養護生殖系統年輕態,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關注生殖系統抗衰,從源頭上解決生殖系統健康問題,凍齡時光,重啟美好,解鎖抗衰密碼,煥現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