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強調人們要預防疾病的發生,注意養生保健,治未病的重要性。現代人的很多不良生活方式,都讓健康大打折扣。一直以來,中醫都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只是中醫是如何調理人體健康的?
2020年11月13日,2020葆蒂蘭國際品牌文化盛典的《健康論壇》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雍麗教授暢談中醫對健康的作用。
擅長:臨床中醫內、兒、婦各科雜病,尤其對中醫情志病和腫瘤等疑難雜癥的診治有豐富經驗。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雍麗教授:“養德、養氣、養心、養神,不僅是科學的“養生”之道,更是幸福快樂、益壽延年的關鍵。”
疫情當前,有來自疾病的恐慌,長時間足不出戶,作息時間紊亂等因素,都易導致人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能導致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不利于身心健康。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雍麗教授
雍麗教授談到中醫說到:“中醫在新冠的防治和治愈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百姓的強身保健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中醫理論來源于生活,中醫養生精髓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陰陽平衡。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治未病。
任何事物都有陰陽,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在晝夜交替中也有陰陽的轉化,早上人的陽氣最旺盛,精神狀態最好,但是往往很多人作息黑白顛倒,這就違背了陰陽。養生重在養心,心靜自然百病消。養德、養氣、養心、養神,不僅是科學的“養生”之道,更是幸福快樂、益壽延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