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最怕的是什么?是你有能力、有魄力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能做出一番事業(yè)來,回頭卻猛然發(fā)現身邊巨頭林立,一切都不是自己以為的模樣了。
早期殺毒軟件這個行業(yè)其實是一個已經成型的市場,并且已經被老牌軟件公司瑞星、江民、金山、卡巴斯基等瓜分完畢。
尤其是瑞星殺毒,那只小獅子一度是電腦的標配:在中國市場上蟬聯10年第一,最高曾達到80%的市場份額。
當周鴻祎下定了決心做360安全衛(wèi)士時,僅有查殺流氓軟件這一功能。
所以周鴻祎找上金山和卡巴斯基,跟他們商量:“你讓用戶試用幾個月的360,我們就在360上幫你放個廣告位。我們是免費的安全小軟件,專門查殺流氓軟件,在我們安全軟件上做廣告,對你們的盈利有很大的幫助。”
此時的360對于金山、卡巴斯基根本不構成威脅,他們也就答應了。
在那段時間里,用戶只要下載了360,就能在短時間內免費使用金山毒霸和卡巴斯基。萬萬沒想到,2008年7月17日,周鴻祎推出了免費的360殺毒。
360殺毒橫空出世的兩周時間內,覆蓋人數高達2680萬,一下子以免費的優(yōu)勢超越了卡巴斯基的2300萬升至第4位。
周鴻祎曾坦言:“傳統(tǒng)的軟件公司都沒有看懂奇虎360為什么做安全衛(wèi)士,所以給了奇虎360幾年的時間去成長。”
“我們的競爭對手是完全不懂互聯網的傳統(tǒng)殺毒廠商,我們用互聯網的思維跟傳統(tǒng)殺毒廠商打,完全是降維攻擊。”
沒有誰不喜歡舒適安逸的生活,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舒適和安逸從來不是常態(tài)。當其它收費軟件還躺在過去的成功里洋洋得意的時候,360早已悄悄崛起,并打它們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居安必須思危,當一個人失去了危機感,他就失去了改變的動力,很容易不思進取、固步自封,這樣早晚都是要被淘汰的。
這個道理,不管是對聲名赫赫的大企業(yè)還是對普普通通的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除了開辟免費殺毒軟件新紀元的周鴻祎,國民大品牌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也是同路中人。
近幾年,華為在手機市場的表現非常突出,不少人都對華為充滿期待,覺得總有一天華為一定能打敗蘋果、三星。
今年,隨著美國封殺華為升級,谷歌、英特爾、高通相繼中斷與華為合作,任正非仍表現得云淡風輕。
因為從十年前他就為應對危機做好了準備,早早就開始組織團隊進行芯片的自主研發(fā)與技術升級,所以美國的封殺并不能擊潰華為,反而激起了華為的斗志,使其更加凝聚。
不得不說,正是因為任正非的居安思危,才讓華為避免了一次次的危機,成為了如今的通信巨頭。
微軟的比爾·蓋茨也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海爾的張瑞敏總是說:“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聯想的柳傳志也說:“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
他們依然對這個世界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不敢有絲毫懈怠,又有什么理由放松自我呢?